空氣能就是空調嗎
空氣能不是空調,它們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明顯區別:
工作原理
- 空氣能:主要利用熱泵技術,依靠電力驅動壓縮機,把低溫冷媒壓縮成高溫冷媒,高溫冷媒經熱水換熱器與水進行熱交換,換熱后的高溫冷媒經膨脹閥降壓后經蒸發器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不斷從空氣中吸熱,在熱水換熱器側放熱,把冷水加熱,從而將空氣中的低品位熱能轉化為高品位熱能,用于供暖、供熱水,部分也可制冷。
- 空調:通過制冷劑在室內外兩個換熱器之間循環,在制冷模式下,室內機的蒸發器吸熱,室外機的冷凝器排熱;制熱模式下則相反,利用壓縮機、膨脹閥、蒸發器和冷凝器的配合,實現室內外熱量的轉移來調節室內溫度。
功能用途
- 空氣能:以提供熱水和供暖為主要優勢,可搭配暖氣片、風機盤管、地暖管道等多種采暖末端來實現供暖,部分高端產品兼具制冷功能。
- 空調:主要功能是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快速實現室內環境的冷熱調節,以制冷為主,雖有制熱功能,但制熱效果和效率在低溫環境下相對較差。
能源效率
- 空氣能:通常能效比更高,因為它主要是提取空氣中的自然熱量,電力僅用于驅動系統,在運行成本和能源消耗上更經濟環保,能利用少量電能從空氣中獲取大量熱能。
- 空調:傳統空調尤其是非變頻型號運行時電能消耗相對較大,且制冷劑的使用可能對環境有一定負面影響,盡管現在的空調能效有所提高并采用了更環保的制冷劑。
適用環境
- 空氣能:工作溫度范圍一般在 - 25℃~43℃,采用噴氣增焓等技術,在低溫環境下仍能有效工作,在寒冷地區的制熱效果比空調好很多。
- 空調:工作溫度范圍一般是 - 7℃~43℃,在低于 - 7℃時制熱能力就會大幅下降,甚至難以工作,在極端低溫或高溫環境下性能受影響較大。
舒適性
- 空氣能:采用水循環,室內濕度更符合人體生理習慣,不會像空調那樣使空氣過于干燥,引發喉嚨沙啞、口干舌燥等 “空調病”,出風溫度和柔和度也相對更舒適。
- 空調:屬于氟系統循環,無論制冷還是制熱都會從空氣中吸收大量水分,導致空氣干燥,且制熱時熱風由上向下吹,容易讓人有頭熱腳涼的不舒適感。
部件設計
- 空氣能:配備熱泵專用壓縮機、防凍高效罐式冷凝器、帶親水膜的室外翅片換熱器等,有系統高壓等保護控制,能承受更高的壓力和溫度。
- 空調:使用空調壓縮機、翅片冷凝器或板式冷凝器、不帶親水膜的室外翅片換熱器,一般沒有系統高壓等保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