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能熱泵和空調有以下一些區別:
- 供暖制冷效果:空氣能熱泵在最后的換熱階段利用水來換熱,屬于水系統循環,整體濕度更符合人體生理習慣,供暖制冷效果更好、更舒適,對人體也更健康;而空調始終是冷媒充當媒介,氟系統無論制冷還是制熱,都會從空氣中吸收大量水分,導致空氣干燥。
- 運行費用:空氣能利用空氣作為冷熱源,能耗 1 度電就能產生 3 到 4 倍熱量,比空調更節能,可省電 75% 以上,自然更節省電費。
- 功能:空調更側重于制冷,供暖效果不佳且費電,很少人用其作為主要取暖方式;而空氣能制冷供暖效果一流,還能供應熱水,一機多用,功能強大。
- 低溫工況:普通空調在 0℃時制熱能力明顯減弱,零下 5℃時幾乎無法制熱;空氣能熱泵在零下 25℃依舊能正常制熱,部分機型在零下 35℃也可正常工作。兩者遵循的制熱工況標準不同,空氣能熱泵能在更低的環境溫度下運行。
- 使用壽命:空氣能熱泵的使用壽命在 15 年以上,而空調一般為 8-10 年左右。
- 設計重心:空氣能熱泵設計重心在于制熱,在較低溫度下能效比高于普通空調,制熱衰減度較小;空調的主要功能是制冷,次要功能才是制熱。
- 壓縮機動力:空氣能熱泵采用帶有噴氣增焓技術、二級壓縮技術以及變頻技術的壓縮機,可抵抗更低環境溫度;空調則采用普通壓縮機,在 0℃以上才能發揮更好效果,0℃以下易出現化霜困難、耗電量升高及停機問題。
- 耗電量:冬季使用時,空氣能熱泵耗電量遠小于空調;制冷時兩者耗電量相當。
- 換熱形式:空氣能熱泵采用水循環換熱,能提供柔和的冷暖效果,且可提供生活熱水;空調通常采用氟循環系統換熱,會使室內空氣干燥。
- 安裝方式:空氣能熱泵可通過地暖管與吊頂風盤等進行隱蔽式安裝,美觀又節省空間;家用空調會占用墻面或地面空間,影響整體設計規劃和效果。
- 除霜功能:空氣能熱泵多采用預除霜技術,減少結霜現象,且能在低溫環境下吸收熱量;空調一般采用手動除霜,低溫下除霜效果受影響。
- 核心零部件:空氣能熱泵的壓縮機帶有噴氣增焓和二級壓縮技術,側重點在于冬季制熱;空調采用的普通壓縮機受冬季環境溫度限制,難以滿足北方地區供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