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除菌是一種利用較低溫度進行消毒的方法。在洗衣機中,巴氏除菌功能通常是將水加熱到 60℃左右,并保持一段時間(一般為 30 分鐘),以達到殺滅細菌的目的。
這種方法的主要原理是,一般細菌的致死點在溫度 68℃與時間 30min 以下,通過將水溫控制在 60℃左右并維持一定時間,可以殺滅大部分的致病性細菌和絕大多數非致病性細菌。同時,由于溫度相對較低,對衣物纖維的損傷較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衣物的質地和柔軟度。
巴氏除菌法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明,原是一種用于食品加工的低溫殺菌法,可在殺死病菌的同時保持食品中營養物質風味不變。現在廣義地用于定義需要殺死各種病原菌的熱處理方法。
不過,并非所有衣物都適合巴氏除菌洗,一些不耐高溫的衣物材質,如部分化纖和絲綢類衣物,可能無法承受這種洗滌方式。在使用洗衣機的巴氏除菌功能時,建議參考衣物的洗滌標簽,以確定是否適合該模式。
此外,除了巴氏除菌,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洗衣機除菌方式還有高溫除菌、紫外線除菌、臭氧除菌、銀離子除菌等,它們各有特點,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例如,高溫除菌是將水加熱到 90°C 左右來滅活細菌,但可能對衣物損傷較大且耗電量較高;紫外線除菌通過破壞細菌的細胞膜、DNA 等使其死亡或失去繁殖能力,相對安全且對衣物損傷小,但滅菌時間較長;銀離子除菌則是利用銀離子與細胞蛋白質結合使其失去活性,適用范圍較廣且對衣物損傷小,但使用久了除菌效果可能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