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器出來的水渾濁可能有以下原因:
- 水中有氣泡:熱水器內沒有裝滿水,導致水和空氣同時留在里面。一經加熱,內部壓力增加,壓力越大水的溶解度也就越大,從而使空氣溶解到水中。當水從水龍頭流出后,壓力突然降低,溶解度減小,就會產生氣泡,使水看起來渾濁。這種情況下的氣泡實際就是空氣,對水質沒有影響。若初次向桶內上水時沒有同時打開出水閥,就可能導致水桶內進入空氣。
- 硬水:水中雜質含量過高,也就是俗稱的 “水太硬”。混濁的熱水靜置一會兒會變得清澈,且底部無沉淀,但摸裝水的容器內壁會有滑滑的感覺。這種水更容易產生水垢,可通過將熱水器溫度調低(55℃以下)、保持水的流動(長時間不使用熱水器時把桶內的水放掉)、安裝前置軟水器或濾水器來降低水中雜質。
- 水垢:把混濁的熱水靜置一會兒,大部分水會變得清澈,而容器底部出現沉淀,這就是由于水垢導致的。水垢本身呈乳白色且不溶于水,摻雜在水中會導致水發白。當水垢混入熱水中,說明熱水器內部已經很臟,可能會使熱水水流越來越小,加熱速度降到最低且耗電量增加數倍。此時需要清理水垢,不建議自行拆機清洗,可請專業人員進行拆機清洗并檢查鎂棒狀態,若鎂棒腐蝕嚴重,應及時更換。
- 熱水器內部問題:
- 熱水器積存污垢:長時間使用后,熱水器內部會積累鐵銹、沉淀物等污垢。
- 熱水器管道銹蝕、老化:導致管道內壁出現積垢和腐蝕,產生的顆粒物可能會使水質變渾濁。
- 鎂棒問題:熱水器中的鎂棒用于和水中腐蝕因子中和從而保護內膽,若鎂棒消耗完或出現異常,可能影響水質。
- 水質問題:使用的地下水或自來水水質較差,含有鐵、錳、銅、鎘等雜質,加熱后雜質更容易沉淀,造成水渾濁。
- 其他原因:如燃氣燃燒不完全、新安裝系統有殘留空氣或雜質等,也可能導致燃氣熱水器出來的水渾濁、發白。
如果發現熱水器出來的水渾濁,建議先采取簡單的排查方法,如靜置觀察水是否變清澈、檢查當地自來水水質等。若問題仍存在,最好聯系專業維修人員進行全面檢查和處理,同時定期對熱水器進行清洗和維護,以保證用水安全和熱水器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