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器漏黃色的水,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熱水器內部問題
- 水垢積累:水中含有各種礦物質,在加熱過程中,這些礦物質會逐漸沉淀形成水垢 ,長時間使用后,水垢會附著在熱水器的內膽、加熱管等部位。當熱水與水垢接觸時,水垢中的鐵、鋁等金屬離子可能會溶解到水中,使水的顏色變黃。
- 內膽銹蝕:如果熱水器內膽長時間使用或因水質問題,可能會出現銹蝕情況。內膽生銹后,鐵銹會混入水中,導致水質變黃,嚴重時還可能導致內膽穿孔漏水。
- 鎂棒損耗:電熱水器中通常會安裝鎂棒,用于保護內膽免受腐蝕。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鎂棒會逐漸被消耗掉,當鎂棒消耗殆盡時,內膽的腐蝕速度會加快,從而出現生銹漏水并導致水變黃的現象。
水質問題
- 水源本身:如果當地的水質本身就不太好,含有較多的雜質、礦物質或鐵銹等,那么經過熱水器加熱后,這些物質更易顯現出來,使水變黃。例如,有些地方的自來水中鐵銹含量較高,經過熱水器加熱后,鐵銹會更加明顯地使水呈現黃色。
- 微生物滋生:水中如果存在微生物,在熱水器內部溫暖的環境下,微生物可能會大量滋生繁殖,其代謝產物或尸體等混入水中,也可能導致水的顏色發生變化,出現發黃的情況 。
管道問題
- 管道老化:熱水器的進出水管如果使用時間較長,可能會出現老化、腐蝕等問題。管道內的雜質、銹跡等可能會隨著水流進入熱水器,進而影響水質,使水變黃。此外,老化的管道還可能出現破裂或密封不嚴的情況,導致漏水并使水呈現黃色。
- 管道連接不當:在安裝熱水器時,如果管道連接不緊密或密封件損壞,可能會導致連接處漏水,同時周圍的灰塵、雜質等可能會進入水中,使水看起來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