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冬天不制熱了是什么原因
空調冬天不制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環境因素
- 室外溫度過低:當室外溫度低于空調的制熱溫度范圍,如普通熱泵型空調在環境溫度低于 5℃時,制熱效果就會明顯下降,而變頻空調在零下 15 攝氏度左右可能就無法正常制熱,因為此時空調的化霜功能無法正常運作,外部換熱器上易積霜堵住空氣流動,導致不能從外界吸入熱量。
- 室內過于潮濕:潮濕的空氣會使空調制熱時產生的水蒸氣增多,影響熱交換效率,進而影響制熱效果。
使用不當
- 空調設置有誤:誤將空調模式設置為通風或除濕,而非制熱模式,或者設定的溫度過低,空調就無法達到設定溫度,自然也就無法制熱。此外,擋風板沒調好,也可能影響制熱效果。
- 清潔不到位:空調長時間使用后,過濾網、蒸發器、冷凝器等部件上會積累大量灰塵和污垢,導致空氣無法正常流通,機內制熱量無法被流動空氣及時帶出來,造成制熱量不足。
- 房間密閉性差:如果房間門縫、墻洞未堵死,或是開窗開門頻繁,造成室內熱量流失,會使空調制暖效果不強勁。
空調故障
- 制冷劑問題:制冷劑不足或泄露,會導致系統內部參與熱循環的制冷劑供應不足,使熱交換效率降低,出現制熱量不足的現象。此外,空調毛細管或者單向閥出現問題,也會影響制冷劑的流動和熱交換,導致空調不制熱。
- 四通閥故障:四通閥串氣,會使部分本應參與熱交換的制冷劑在四通閥處直接由壓縮機出氣管返回到回氣管,導致參與熱交換的制冷劑減少,熱交換效率下降,從而引起制熱量不足。
- 輔助電加熱功能失效:對于熱泵輔助電熱型空調,若電輔助加熱控制電路或電輔助加熱設備出現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在環境溫度比較低時,會導致空調制熱量不足,甚至完全不制熱。
- 化霜控制器失靈:熱泵型空調在制熱狀態時的蒸發器位于室外機組內,若化霜控制器失靈,使空調無法及時轉入除霜運行狀態,則會出現熱泵制熱時蒸發器結霜現象,影響空調制熱的熱交換效率,導致制熱量不足、甚至停機。
- 其他部件故障:如電路板、傳感器等部件出現問題,會使空調的制熱功能大打折扣。
電源問題
- 電源插座未插緊:空調無法獲得穩定的電力供應,從而不能正常工作。
- 電源電壓不穩定:冬季制熱用電量大增,可能會導致地區電源電壓不穩或太低,造成空調無法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