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的發展歷史悠久,以下是其發展歷程中的一些重要節點:
- 公元前 1000 多年,波斯人發明了一種能令室內涼爽的方法,他們利用安裝在屋頂的風桿,把外面的自然風通過裝有涼水的器皿吹入室內,這是有史料記載最早的空氣調節器。
- 中國先秦時代就有在地上挖掘 “窟室” 利用地底層相對恒溫來降溫的記載,有錢人還會在地下窟室內儲存冰塊以尋歡作樂。唐代出現了用水冷系統對整個宮殿進行制冷的 “含涼殿”。到了宋代,風吹過水來降溫的風扇車出現并不斷被改良,成為那個沒有電的年代高效的 “空調機”。
- 19 世紀,相關技術有了進一步發展。1848 年美國佛羅里達的一位工程師約翰?戈里(John Gorrie)以馬、水、風為動力驅動壓縮機成功制冰,1851 年獲得專利。
- 1902 年,美國人威利斯?開利(Willis Carrier)發明了首臺現代電力空調設備,用以解決一個印刷工廠車間內的潮濕問題。1906 年,“空氣調節”(air conditioning)一詞問世。1904 年,在圣路易斯世界博覽會上,組織方用機械制冷的方式為密蘇里州政府大樓降溫,這是美國公眾首次享受到人工空氣調節帶來的舒適。
- 1911 年,威利斯?開利向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公開了他發現的焓濕圖公式,該公式后來成為空調行業的計算標準和根本依據。
- 1922 年,威利斯?開利發明了離心制冷機,為空調的普及奠定了基礎。隨后,空調開始廣泛應用于各種場所。1924 年,空調成功地從單一的工業使用轉而同時運用于民用;1925 年,紐約里沃利大劇院安裝了中央空調;20 世紀 20 年代,美國梅西百貨安裝開利空調;1928 年美國國會安裝了空調,1929 年白宮安裝了空調。
- 20 世紀中期以后,空調技術不斷改進和發展。如 1947 年,低成本窗式空調機進入市場;20 世紀 70 年代,空調開始普及到家庭;1975—1978 年,美國國家實驗室研發熱泵技術等。
在我國,房間空調器的生產起步于 20 世紀 50 年代末期。1965 年,國內第一臺熱泵型窗式空調、第一臺水源熱泵空調機面世。1974 年,春蘭研制出窗式空調。1985 年,海爾生產出我國第一臺分體空調器。2000 年以后,我國家用空調進入高速增長期。
如今,空調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常見的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的設備,并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在節能環保、智能化等方面不斷發展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