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使用空調制熱時,將溫度設置在 18℃至 22℃之間較為合適,最佳溫度為 20℃左右。
從人體舒適角度來說,在冬季室內環境中,把室內溫度控制在 18℃至 20℃,人會感覺比較舒適。如果室內溫度高于 20℃,可能會感覺有點熱。冬季空調溫度設定過高,比如高到 26℃以上,會使得室內空氣異常干燥,傷害人的體液等,讓人感覺渾身燥熱、眼耳目口鼻喉皮膚等處干澀。
從保健角度來看,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冬季空調溫度設定最好保持室內比室外高 8℃。開空調時緊閉門窗,時間長了會導致室內缺氧,細菌、病毒也會趁機大量積聚,因此開一段時間后要關掉開窗換氣。
另外,空調制熱時每調低 2℃,就可以節電 10%以上。從節能角度來看,在能保證人體取暖的情況下,空調溫度當然是越低越好。但溫度設置也需考慮個人實際感受,例如老人、小孩或體弱多病的人對溫度的適應能力可能不同,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高溫度。同時,使用空調時還需注意定期清理過濾網,以保持良好的通風效果和延長空調使用壽命。
還需注意的是,空調剛開機時可能沒有熱風,一般 15 分鐘左右會出熱風;制熱時,將空調內機導風板調整到向下的角度,可讓熱風從風口向下吹出,房間的制熱效果來得更快。
不同的人對溫度的感受和需求可能有所差異,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在上述范圍內進行調整。同時,也要注意室內的通風和保濕,以保持舒適和健康的室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