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電視清晰度時,主要需要考慮分辨率這一參數。目前常見的電視分辨率包括以下幾種:
- 標準清晰度(SDTV):提供了較好的圖像質量,能滿足大多數常規用途;
- 高清晰度(HDTV):這是數字電視系統中較高清晰度的級別,其分辨率至少應達到 1920×1080i 或 1280×720p,支持 16:9 的畫面長寬比;
- 4K:分辨率達到 3840×2160 像素,能提供極其精細的圖像細節;
- 8K:分辨率為 7680×4320 像素,圖像細節和分辨率更高,但主要應用于專業設備和特定應用場景。
分辨率越高,圖像就越清晰和細膩,但價格也可能相對較高。如果預算充足,選擇 4K 或更高分辨率的電視可以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然而,高分辨率的電視也需要匹配高質量的視頻源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如果觀看的視頻內容本身分辨率較低,可能無法明顯感受到高分辨率帶來的提升。
除了分辨率,在選購電視時還可以參考以下參數來綜合判斷電視的清晰度及畫質表現:
- 芯片:選擇調校能力更出眾的 AI 畫質芯片,這類芯片會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來實時分析和優化畫面,并根據圖像內容智能增強畫質。
- 屏幕:可關注屏幕材質,目前市場常見的屏幕有 VA、IPS、ADS、TN 等,其中 ADS 的綜合表現較強,在可視角度和控光能力等方面表現較為突出。例如采用 ADS pro 面板打造的黑曜屏,在極限角度下依然能呈現色彩和亮度變化,且正面基本看不到光暈。
- 背光分區:背光分區數量多能更加精細地控制背光區域,減少光暈現象,但這并非決定畫質的唯一因素,還需考量電視的整個控光系統,如是否搭載先進的光學儀器來提升峰值亮度、有沒有頂級的混色呈像系統以實現廣色域覆蓋、能否達到接近 1:1 的逐點控光標準使細節充分還原及畫面層次豐富且明暗過渡平滑等。
- 刷新率:刷新率越高,畫面就會越流暢。常見的刷新率有 50Hz、60Hz、120Hz 等。如果主要用電視機進行看電影、電視劇等娛樂活動,那么 60Hz 的刷新率就已經足夠了。但如果經常玩游戲等涉及高速運動的場景,選擇 120Hz 的刷新率會更好,可以有效減少畫面撕裂和卡頓等問題。
- HDR 技術:采用 HDR 技術的電視機能夠顯示更多的顏色和亮度范圍,能呈現更真實、更鮮艷、更生動的畫面效果。選擇時要注意選擇支持 HDR10+、Dolby Vision 等多種 HDR 標準的電視機,并搭配支持 HDR 技術的影片或電視劇使用,以充分發揮該技術的優勢。
同時,觀看距離也會影響對清晰度的感受。一般來說,可以根據電視屏幕尺寸和觀看距離來選擇合適的分辨率,例如觀看距離較近時,選擇過高分辨率的電視可能難以察覺明顯差異;而觀看距離較遠時,較低分辨率的電視可能看起來也不會過于模糊。
另外,部分電視還提供了一些圖像設置選項,如飽和度、對比度、亮度等,這些設置也會影響畫面的清晰度和觀看效果。你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觀看環境進行適當調整,以獲得最佳的視覺體驗。在購買電視時,還可以參考品牌、價格、功能、外觀設計等因素,并且前往實體店親自觀看和比較不同電視的顯示效果,從而做出更符合自己需求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