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科學的做法是:吃不完的食物要趁熱放進冰箱,越快越安全。
當食物溫度降到 60℃,就有細菌開始生長;溫度降到 30-40℃,細菌會旺盛繁殖;而降到 4℃,大多數細菌消停下來,進入休眠狀態。所以將食物快速冷卻至 4℃以下,才有利于抑制細菌的繁殖。趁熱把食物放進冰箱,目的就是在細菌大量繁殖之前,盡快把溫度降到 4℃以下,減少細菌可以快速繁殖的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熱的飯菜放進冰箱后可能會在一定時間內影響制冷效果,但一般情況下,冰箱的溫度探測和反饋系統會及時啟動制冷過程,將內部溫度降下來,并不會對冰箱里其他的食物或冰箱本身帶來太大影響。為避免飯菜過熱對冰箱的玻璃隔板產生影響,可以在食物容器下墊一塊干凈的毛巾,或者等飯菜溫度降到不燙手的程度(這個過程中,盛飯菜的容器最好蓋上蓋子),再放入冰箱。
另外,將食物放進冰箱時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 盡量不吃 “口水菜”:次日食用的 “剩菜”,最好是前一天在吃之前用干凈的餐具儲存起來的飯菜,這樣受到的細菌污染相對較少,可以冷藏第二天食用;如果剩的都是 “口水菜”,隔夜剩菜中細菌一定會增加,不建議食用。
- 分類儲存:把冷藏的剩菜分類儲存,可避免細菌交叉感染,并且用干凈的容器密閉儲存,如保鮮盒、保鮮袋,或者把碗盤附上一層保鮮膜。
- 存放時間不宜長,吃前充分熱透:雖然前一天的剩菜經過充分高溫或者微波加熱后,大部分致病菌可以殺滅,但也不提倡剩菜在冰箱里存放過久。
同時,有些食物不適合放在冰箱冷藏室,例如:
- 紅薯、土豆等根莖類蔬菜:這些蔬菜水分不容易流失,放在陰涼干燥的地方即可。冰箱內濕度較高,容易讓紅薯、洋蔥、土豆等變軟、發霉,從而失去新鮮的口感。
- 西紅柿、黃瓜等瓜茄類蔬菜:未熟透的西紅柿常溫存放即可,不需要放到冰箱里,因為其成熟過程會在冰箱低溫中被終止,導致失去鮮味。如果西紅柿已經熟透了,最好趕緊吃掉,或者放到冰箱里面用保鮮膜包好,單獨存放,防止其成熟后釋放的天然催熟激素(乙烯)影響別的蔬菜水果。其他瓜茄類蔬菜,如黃瓜,也不適合在冰箱的過低溫度中保存,否則容易凍傷,應該現吃現買。
- 香蕉、荔枝等熱帶水果:這類水果適合存放于 8℃以上的環境。冰箱冷藏柜的平均溫度一般是 4℃左右的低溫,不僅使這些水果不易成熟,而且容易凍傷,果皮易出現黑色斑點和凹陷,最好放在避光、陰涼通風處,并且盡快食用。
總之,蔬菜、水果最好隨買隨吃,以保證新鮮。